对于大部分准妈妈而言,分娩是人生中一次精彩的“演出”。但因为没有经验,很多准妈妈从阵痛开始到分娩结束,在这个过程中都会伴随着一种莫名的恐慌。想让分娩的过程变得轻松,准妈妈和准爸爸必须提前进入“彩排”状态,这样在分娩来临的时刻就可以从容应对了。
准妈妈应在分娩前进行“彩排”
分娩前的“彩排”,就是把分娩的过程提前预演一次。那么,分娩“彩排”到底该怎样做呢?全程体验分娩的过程,包括以下几步:
1、打电话:宝宝发出出生“信号”,这时准爸爸要给医院打电话,向医生仔细描述准妈妈的状态,如见红、破水以及阵痛的频率及强度。如确认必须马上去医院,应向医务人员告知其姓名、保健卡号、主诊医师、专家医师等信息,并告知预计多长时间可以到达医院。
贴心提醒:现在私立医院有临产前的预约电话,如果在公立医院分娩,任何时间都可以去医院,直接进入产室分娩。
2、带好住院所需的物品:要事先准备好住院所需的物品,以免在准妈妈出现状况时来不及准备。需要带的物品包括:贴身被褥、枕巾、毛巾、卫生巾、尿不湿、婴儿服、纸巾、餐具、水杯、奶瓶、热水袋、换洗衣物、营养品、巧克力、吸管等等。
如果准妈妈在去医院的途中破水,应该马上让准妈妈平躺,并注意抬高准妈妈的臀部,让准妈妈朝左侧卧,尽量减少羊水流失。
贴心提醒:入院物品需在第38周时准备好,最好用随身携带的箱子或旅行袋装好。
3、办理入院手续:如果准妈妈的阵痛每次间隔10分钟以上,可按正常程序办理住院、手术,入病房熟悉一下环境;如果准妈妈情况紧急,要直接送往产房或手术室。
贴心提醒:如果准妈妈身体出现临产征兆,应该立刻去医院就诊,一切听从医生的安排,不要自作主张。
4、进入产房:熟悉产房设备,学习产程中正确的呼吸方式。正确的呼吸方式不仅可以抵御宫缩时的疼痛,也可以减少准妈妈的体力损失。如需无痛分娩,要了解麻醉师何时介入,助产士如何检测胎心音、产程进展的情况以及进食和上厕所该注意的事项。
贴心提醒: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过程,不要当成儿戏,只有认真体验并领会了这个过程,才能达到分娩预演的目的。
5、上产床:准妈妈亲自躺上产床实地演习,医生和助产士会为准妈妈仔细讲解分娩时常用的体位、呼吸方法以及用力的技巧、放松的技巧等。
贴心提醒:当准妈妈学习呼吸和用力的时候,注意不要太用力,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。
6、宝宝出生后:在最后的关头,准爸爸该发挥作用了,在准妈妈已经筋疲力尽时,准爸爸要不断地为准妈妈打气、加油,及时擦汗、喂水。然后安排宝宝与母亲皮肤接触,及早吸吮初乳。
贴心提醒:医院的手术单列举了很多让人“胆战心惊”的后果,准爸爸在签字前要做好心理准备,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这个问题,因为这是手术的正常过程,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。
7、带着宝宝回病房:现在很多医院都实行母婴同室,此时,医生会详细讲解母婴同室的好处,以及新生儿日常护理的内容,爸爸、妈妈要注意听讲,并用于哺育的实践中。
贴心提醒:虽然医院里都配有护工帮助照顾婴儿,但是初为人母一定要认真学习在产后如何照顾自己和婴儿,这是非常必要的。
以上“彩排”程序适用于自然分娩,如果选择剖宫产或者因紧急情况必须采取剖宫产,主治医师会根据具体情况与准妈妈商议更复杂的分娩预演程序,这更需要提前预约和安排。
孕妇临产前还能活动吗
有的孕妇,刚有一点腹坠,就躺在床上,一动也不敢动,静等着生孩子。这种做法过于保守。其实,初产妇宫口开大4厘米以下,经产宫口开大2厘米左右,均可下地活动。适当的活动,能改善血液循环,有助于消化,增进食欲,增加食量,为分娩宫缩提供能源,有利于产程的进展。
孕妇临产前还能活动吗
另一种人,则认为“越活动越生得快”。于是,在临产前就下地不停地走。最后,精疲力尽,腿累的又肿又硬,这种过激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。生孩子的快慢,绝不取决于走多少路。关键是迫使胎儿出来的宫缩力的强弱。过度的走动与劳累,耗尽能量,不但不促进分娩,相反,由于精力耗尽,还可导致早产。尤其在初产妇宫口开全,或经产妇宫口开大4厘米以上,仍在地下走动者,则有将胎儿生出坠地摔伤,引起脐带断裂及子宫内翻等意外的可能。
因此,临产前采取上述任何一种偏激作法均是不妥的,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及产情进展阶段,动、静结合,既要充分休息,又要适当的活动。当孕妇有以下情况时应绝对卧床休息:
合并风湿性心脏病、先天性心脏病、肺原性心脏病、高血压性心脏病、心内膜炎及心力衰竭;体温超过38℃,风湿病活动期,血压超过140/90毫米汞柱,或有头痛、头晕、眼花、胸闷、气短等抽风(子痛)先兆症状;重度浮肿、下肢静脉炎;产前出血,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;胎位不正,横位、臀位、或头位临产胎儿头没出;早破水,以防站立时脐带倾羊水流出――脐带脱垂;胎儿宫内窘迫,胎心增快、减慢、变弱、或羊水内混有胎便。
(责任编辑:zxwq)